什么是工筆畫?工筆畫,又叫做“細筆畫”,與“寫意畫”對稱,是以巧密精細的筆法,描繪自然景物的中國字畫表現技法。我國工筆畫歷史悠久,從戰國時候的幼稚,到兩宋時期成熟,通過“取神得形,以線立形,以形達意”的形式,希望達到神形的完美統一。細致的筆法,重美的線條,一絲不茍,是工筆畫的特色。第一字畫網認為其中又可以細分為白描和重彩兩大類,前者以墨勾勒畫面,后者則使用重彩顏料。歷代佳作如宋代的院體畫系列,明代仇英的人物畫,清代沈銓的花鳥走獸畫等。
工筆畫的過程和技法非常復雜多變,一般來說,基本需要如下步驟:
1、草稿。大多使用鉛筆,紙質不限。
2、過稿。使用勾線筆將畫稿形狀勾勒在宣紙上,也叫白描。
3、渲。主要是用水墨的搭配來展現畫面的明暗色彩。先點墨,在墨未干前用水渲開,形成自然過渡的效果。
4、染。這次是用國畫顏料來進行渲的步驟,此過程比較麻煩復雜,一般要進行很多次,才能使色彩均勻厚實。
5、勾線。在渲染過程中被色彩覆蓋的線條,需要重新勾一遍,才能輪廓清晰。(本文由第一字畫網原創首發,轉載請注明出處,謝謝)(本文由第一字畫網原創首發,轉載請注明出處,謝謝) |